pgview
/CheckIfDuplicatedEmail
/Lang
个案建立者
Lifewire Admin
Image pattern
image
筹募活动结束
罕见血癌童拒放弃
母:「无论好坏一同面对」
No. 3624
从黑暗到曙光,从谷底到希望。
12岁的麦韶洋,两年前发现患上罕见血癌,
经歷多次復发,热爱攀石的妈妈也没被击沉。
一家三口凭着对活下去的坚持, 一次又一次冲破难关,
如今来到最后一关,若然成功便能移植骨髓,妈妈选择再次相信奇迹:
「喺我mind set入面,没嘢系没可能,只系你做唔做啫! 」
  • 韶洋一家在Lifewire及其他善长的支持下,2022年8月26日启程前往深圳,以CAR-T疗法移植爸爸的细胞,病情一度有好转,但其后却急剧恶化,最终在10月15日不敌癌魔离世。

     


    从黑暗到曙光,从谷底到希望。

    12岁的麦韶洋,两年前发现患上罕见血癌,
    经歷多次復发,热爱攀石的妈妈也没被击沉。
    一家三口凭着对活下去的坚持, 一次又一次冲破难关,
    如今来到最后一关,若然成功便能移植骨髓,
    妈妈选择再次相信奇迹 :
    「喺我mind set入面,没嘢系没可能,只系你做唔做啫! 」

     

     

    「Hello,我系韶洋,我今年12岁,患咗急性淋巴白血病。」刚从香港儿童医院覆诊回家的韶洋,因抵抗力差,不能进食街外食物,津津有味地吃过妈妈Katherine亲自下厨的煎牛舌后,倚在妈妈怀中,接受Lifewire团队访问。他没有说出甚么感人肺腑之言,2020年底证实患上急性血癌的韶洋,也只是个对着镜头会腼腆的小孩,但一个突如其来的罕见病,却使他的经歷变得不平凡。

     

    10岁患罕见血癌:我系咪会死?

    image

    「2020年12月13日,阿仔突然淋巴位肿得好犀利。早两日佢个身出咗好多红点,但个人没事又没发烧,带佢睇家庭医生。」当时家庭医生着妈妈不用太担心,吩咐她待韶洋发烧才看急症,岂料韶洋的病况急转直下,「到嗰晚(淋巴)肿晒,先生带咗佢去医院睇急症,call咗儿科医生返嚟。医生见到好急,同埋个病情都唔系好寻常,我哋都感觉到佢嗰一下(危急)」妈妈说当时医院本应因疫情而禁止探访,但院方还是特别豁免,让她通宵留守在韶洋身旁。

     

    翌日早上,医生告知妈妈,韶洋的白血球指数比正常高出200倍,并马上为他安排检查,最终验出韶洋患上白血病,而且是罕见的T细胞,佔小童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15%。「佢(韶洋)知道个坏消息都好愕然,跟住问我哋『我系咪会死呀?』」一个或许连成年人也没有思考过的问题,妈妈被10岁的儿子问得无言以对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韶洋年纪虽小,但妈妈认为他能独立思考,所以每次与医生开会也让他参与,让他更了解自己的状况。发病至今,小小的身躯已经歷三次全身麻醉的手术,术后更痛得要以吗啡止痛。化疗的煎熬加上药物副作用,一向乐天的他也开始出现负面想法。妈妈说:「十几岁就打吗啡真系唔理想,佢嗰日都痛到话『不如死咗佢啦!』」最终医院找来心理学家,辅导这个抗癌小战士。
    「喺7月尾,嗰日抽完骨髓,夜晚我同先生就收到医生电话,似乎有啲唔系咁好嘅消息,(医生)同我哋讲(韶洋)骨髓入面原本得返0.57嘅坏细胞,突然升咗一百倍去到64。」

     接到噩耗后,一家翌日赶到医院。医生坦言以韶洋的状况属多次復发,继续接受化疗成效不大;院方更提议让韶洋接受纾缓治疗,但两母子都拒绝放弃。

    骨髓移植前再復发   功亏一篑

    其实韶洋的病情一度出现曙光,去年更准备重返校园,无奈11月復发;原定3月进行的骨髓移植手术,又因他曾多次打「背嵴针」治疗,需待中枢神经復元而延迟两个月;但临近手术前,韶洋的癌细胞指数却再次起伏不定,导致要再度延期。妈妈慨嘆:「由第一次确诊到復发,而家又话没药医,其实一个循环喺度loop,都好似见唔到个尽头。」
    image

    生死边缘挣扎   仿如「鱿鱼游戏」

     

    她难忘韶洋去年11月首次復发时,在生死边缘挣扎。当时韶洋一度「疴血」,一家人相当徬徨,「嗰时用紧一只叫做『蓝药水』,真系超级劲嘅药。一嚟可能用重化疗个side effect真系好强劲,二嚟系肠受细菌感染。」「佢病发前成日睇鱿鱼游戏,我话『你知唔知你而家好似鱿鱼游戏嗰啲情形,我好惊呀』。」

     

     「医生都好似讲到好差,『佢过到呢三个月重药期,先再睇下做唔做到骨髓移植啦。』」

    但无论是「重药期」,或是要找合适骨髓,甚至是2月感染COVID-19,韶洋一家人都关关难过关关过,「其实好多次checkpoint,我哋觉得都系唔得㗎喇,搞唔掂,但系奇蹟一次又一次咁出现。」

     在韶洋希望生存下去的强烈意愿支持下,一家人积极寻求出路。

    唯一转机   离港就医

     

    妈妈与儿童医院顾问医生李志光教授商量过,对方认为韶洋病情不容再拖,希望能一击即中清除体内的癌细胞,以安排骨髓移植手术,否则即使有合适的骨髓,手术成功率也只有4成。李教授建议韶洋尝试治疗癌症的最新技术:CAR-T(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-cell,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)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据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的资料显示,CAR-T是近年医学界致力研究疗效较持久的免疫治疗,透过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,以提升復发性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痊癒的机会。惟CAR-T治疗现时在香港只获准在较常见、且临床经验较丰富的B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,韶洋所属的T细胞则仍属试验阶段,未有涵括在内,故韶洋一家须自费到外地就医。

    「有钱有得医,没钱没得医。」妈妈道出残酷的现实。她物色了几个可行地方:新加坡花费逾200万元,美国所需的费用更是天文数字。至于深圳,入院前须接受十天隔离,对于每星期至少覆诊两次的韶洋来说,有一定风险,但考虑到经济因素,加上希望在韶洋的白血球指数尚算理想时进行治疗,家人也只能如此选择。

     「国内见到都多同韶洋相似嘅案例,同埋两地有学术交流,信心都会提高啲。」韶洋今年8月尾,在父母陪同下出发前往深圳。隔离期间,妈妈要密切留意韶洋有否出现发烧、疴呕等情况,香港儿童医院的医生团队也准备了医生信,以防韶洋在突发情况下需紧急送院。「其实呢刻可以讲没得选择,只要系一线生机,我哋成家都唔会放过每一个机会。」

    攀石家庭   抓紧希望不言弃

     

    「最辛苦是『落药』时,会攰、无力。会发噩梦,发高烧」,韶洋说化疗的日子会累得连心爱的游戏机也打不到,只能睡觉。但其实他发病前相当好动,而妈妈与丈夫当年因攀石结识,自然也会选择带儿子攀石「放电」。

    除了让儿子发洩精力,妈妈更希望他从中学懂克服困难,「其实攀石每一步都系面对逆境,当你做到之后成功感好大,其间要不断尝试。成日讲要相信咗自己先,如果你唔信、唔踏出第一步,没人帮到你。」

    从攀石中领悟到的道理,妈妈希望能用在这次漫长的疗程中,成为韶洋的抗癌动力。贪吃的韶洋,也没让母亲失望,妈妈笑说:「佢治疗期间喊系为咩呢,没得食嘢啰!」
    妈妈现时唯一心愿,就是韶洋可以顺利完成CAR-T疗程,回港进行骨髓移植,与他再享用一顿因病久违的自助餐,圆爱儿心愿。

     

    同路人有爱   集腋成裘

     

    这次深圳治疗,基本治疗费约70万元,连同万一遇上最坏打算要入住加护病房,总共约100万。拮据之际,妈妈得到医务社工等人鼓励,「佢哋同我哋讲,『出声啦,出声就有人帮你,香港好少唔会帮小朋友。』」

     

    她最终鼓起勇气,联络传媒众筹,结果一唿百应。除了医疗开支,妈妈亦感谢各界在各方面的支援,包括韶洋曾经暂住的疗养屋、防疫物资等,还有其他团体送赠游戏机和迪士尼乐园门票等,完成韶洋的心愿。  

     
    当中包括妈妈和韶洋参加的歌迷会,一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。在韶洋患病后,不仅歌迷会成员出钱出力支持,偶像更公开唿吁社会大众捐赠骨髓。妈妈感谢各界对韶洋和整家人在物质和心灵上的支持,庆幸香港人仍有一份互助互爱的精神:「当自己应付唔到一啲负能量,就惟有借助大家力量帮手集气,先可以撑到今日。」

    过好每天   再作打算

     

    纵使前路未卜,韶洋还是拿出一盒建议年龄比他大6岁的林宝坚尼跑车Lego与妈妈一起砌,希望能在出发前完成;一时又用善长捐赠的軚盘打赛车游戏。他希望18岁考车牌后,买一辆电动车,还已经向妈妈介绍心爱型号。

     

    image

     

    曾因留医治疗、十多日见不到爸爸的他,现最想爸爸揸七人车,因为「可以一齐去玩」。近一年全职照顾儿子、没有外出工作的妈妈,也慢慢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
    image

    「我由细到大同佢讲:生老病死其实系人生必经阶段或者循环,同太阳日落日出一样。去到呢个关头,一定系会唔捨得,都唔想发生啦当然,但都要正面、乐观。」近一整天的家访,妈妈诉说着这两年间陪伴韶洋走过的路——有担忧、有对医疗体制的不满,但更多的是对韶洋活下去的渴望。

     

    「无论好嘅结果,唔好嘅结果,我哋一齐去面对。」预备迎接未知的将来,妈妈看来淡然,却充满力量的留下这句。

    韶洋去世后,妈妈Katherine向Lifewire团队诉说,韶洋的遗愿是爸爸妈妈能好好生活下去。他庆幸能跟妈妈学习攀石,并感谢父母陪他走完最后一段路。

     

    愿韶洋爸妈能早日走出伤痛,面对困难时要铭记,曾经有一位如此坚强、懂性又窝心的儿子。

     

    採访及撰文:萧恺智、梁剑红
    编审:陈伟麒、梁剑红
    摄影:林栢钧、Sea.Pho.Yea
    影片制作:Lifewire、Sea.Pho.Yea、Ken Mok

    • Lifewire Admin
      $100,275.00
      03/24/2023 - 15:22
View Comment (0)
You must be a logged in contributor to comment.
最新捐款
Anonymous
$10,000.00
11/22/2024 - 17:43
Anonymous
$1,200.00
11/22/2024 - 04:30
Anonymous
$2,200.00
11/20/2024 - 15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