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gview
/CheckIfDuplicatedEmail
/Lang
 
 
磨牙症是指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白晝也有無意識磨牙習慣者,隨時間一點一點加重,是一種長期的惡性循環疾病。中醫稱磨牙為「齘齒」,指的是上下牙齒相互磨切、格格有聲而言。
 
磨牙症常見有三型:
 
磨牙型:常在夜間入睡以後磨牙,睡眠時患者做磨牙或緊咬牙動作,牙齒磨動時常伴有「咯吱咯吱」的聲音。因它多發生在夜間睡眠時,兒童本人多不知曉,多為父母發現。
 
緊咬型: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時不自覺地將牙咬緊,但沒有上下牙磨動的現象。
 
混合型: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緊咬牙的現象。
 
 
磨牙對兒童的影響頗大:
 
由於夜磨牙致使牙齒強烈的叩擊在一起,造成牙齒表面的保護物質過分磨損,使保護物質下面的牙本質暴露出來。輕者對冷、熱、酸、甜等刺激食物過敏;重者可導致牙床經常出血、發炎、牙齒鬆動甚至脫落。
 
長期磨牙可引起牙齒牙合面和鄰面的嚴重磨損,導致牙周組織破壞、牙齒鬆動或移位。
 
夜間磨牙影響較大,因為口內並無食物,口腔內的分泌也減少,牙齒得不到必要的潤滑,而形成「乾磨」,這樣牙齒的磨損後果是相當嚴重。
 
磨損的牙齒往往會有不同程式的發酸或疼痛,直接影響顳下頜關節的正常形態和功能,表現出下頜關節處疼痛、關節彈響、張口受限等症狀。疼痛為壓迫性和鈍性,早晨起床時尤為顯著。
 
導致睡眠品質下降、記憶力減退、引發口腔異味、損傷聽力(腮和側面耳朵區域疼痛,損傷聽力)和味覺。
 
個別磨牙較重患者會導致臉型不對稱。
 
 
 
古醫籍《溫熱論》謂「若咬牙嚙齒者,濕熱化風痙病;但咬牙者,胃熱氣走其絡也。」中醫學認為夜間磨牙多與「積食」、「焦慮」、「驚嚇」和「蟲病」有關,即與脾胃熱盛、抑鬱化火和心失所安有關。
 
成因多見為:
 
神經緊張,心理焦慮、抑鬱、暴怒等心理因素
 
胃腸道疾病
 
腸道寄生蟲蠕動刺激腸壁引發夜睡磨牙
 
過度疲勞
 
作息不定時
 
經常口中咬東西成習慣的兒童也容易患磨牙症
 
 
【食療篇】
中醫治療健脾和胃、疏肝解鬱、鎮靜安神、平肝熄風為治療原則。
 
 
【柴胡龍牡玫瑰茶】
 
功效:平肝熄風、疏肝安神
 
選藥:柴胡6克、龍骨20克、牡蠣20克、玫瑰6克、陳皮6克、竹茹10克、鉤籐10克
 
製法:
煲內加入5碗水,加入牡蠣、龍骨
大火煲滾後,轉中小火熬約30分鐘
加入其他選材,待水再滾熬約30分鐘
熄火,加入玫瑰,焗服
 
服法:
每天一服,連服5天為一療程。
 
 
【預防】
 
心理治療:消除緊張情緒
 
睡前休息放鬆,泡泡熱水澡、聽聽輕音樂等
 
飲食上注意清淡有營養
 
睡前3小時內不要吃東西
 
做適當適量運動
 
避免興奮性食品如可樂等
 
改善睡眠環境
 
腸道驅蟲治療
 
糾正牙頜系統不良習慣。如單側咀嚼、咬鉛筆、常嚼香口膠等
View Comment (0)
You must be a logged in contributor to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