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gview
/CheckIfDuplicatedEmail
/Lang

陳浩源 — 殘奧銅牌後的未竟之路

「We are Hong Kong!」
送給香港運動員的歡呼和打氣,響徹多個商場!
一個月後,同一個東京,
上映着一幕幕比健全人士更勵志熱血的故事,
關注度卻迥然不同。
 
十三年前捱過車禍截肢,藉着「神奇媽媽」和女友的扶持,
陳浩源 Daniel 走出陰霾, 拿着殘奧羽毛球銅牌回港,為殘疾人士爭取平等待遇,
更以自身故事勉勵同路人:
「比起奪取獎牌,努力回饋社會的我,更令她們驕傲!」
 
失去了一條腿,他所得的,更具光芒。

 

不離不棄的兩個女人


訪問當天,相約陳浩源Daniel在沙田圓洲角體育館——他日常練習的地方。儘管貴為香港體育學院資助的精英運動員,殘疾運動員竟沒固定的訓練場地。Daniel每星期有4天要駕車運送輪椅到康文署場館訓練。Lifewire團隊尾隨駛進停車場,唯一的傷殘人士專用車位卻被佔用了。
 
Daniel沒埋怨,像習以為常,徐徐下車走到車尾,卸下比賽輪椅及安裝好,再駛車泊於普通車位,一枴一枴的推着輪椅,走進體育館。制度上的不足,令世界排名第二、於東京殘奧勇奪銅牌的運動員,比一般健全人士花更多時間始能抵達訓練場。
 
昂藏六尺的Daniel,健碩帥氣的外形媲美模特兒。坐在羽毛球場內的輪椅上,憶述意外後的13年追夢之旅,有血有淚,卻說得從容;惟提及「神奇媽媽」……

 

 

 

「神奇媽媽  養育我兩次 」
 
「她養育了我兩次、扶起了我兩次:一次是嬰兒時期,另一次是我意外之後。」當年約50歲的陳媽媽,理應計劃退休生活;然而,人生總難如計劃,但也料不到如電影情節:「看到兒子赤裸裸、血淋淋,那隻被截的左腳就放在心口上……」
 
回溯至2008 的年三十晚,到中國出差的Daniel正趕回港過年,途中卻遇上嚴重車禍,同行同事不幸喪生,逃出鬼門關的 Daniel 也急須截肢。母親大年初一趕赴內地醫院的深切治療部,送兒子返港治療,經歷20次全身麻醉手術、100次小手術,住院長達10個月。  
 
「她沒有崩潰,因為她不但要成為兒子的精神支柱,還要撐着自己的精神狀態,及支撑着全家的經濟之柱。」為了讓無法動彈的兒子在病榻中也能感受家庭溫暖、在家的味道中復原,即使要上班,她仍堅持每日三餐、風雨不改到醫院送餐。
 
「這絕非用母親的『本份』兩個字能解釋,她是盡了這本份兩次,更偉大地完成她的職責。」

 

 

癌母助兒圓夢    兒感歉疚

Daniel奪殘奧銅牌後,一度激動得流下英雄淚,並用了最大篇幅去感謝媽媽。原來 ,陳媽媽去年患癌,但當刻他正為殘奧作最後衝刺,「她知我追了這夢十多年,不希望因自己而令我不能圓夢。她很偉大,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,真的無法完成才開口要我陪伴。」大抵「神奇媽媽」就是如此,只求兒子把100%精神去追夢,不求任何回報。
 
「其實殘奧結束後,我是感到內疚。雖然取得好成績,大家認同我是一名傑出運動員,但在這事上,我是有點虧待媽媽。雖然我有陪她覆診,她也完全康復,但我做不到她當初『24小時x 7天』、寸步不離的照顧,放不下手頭工作,付出所有時間與她共同面對這個病。」除了感激,他更多的是歉疚!

(截圖自香港電台)


  
承諾陪伴   重新站起來

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,除了「神奇媽媽」,還有當時的女友Sandy。那時留院的他,全身能活動的就只剩下右手,於是每晚與女友「煲電話粥」。談到第二、三晚,Daniel認真地問女友:「會否一起繼續行下去呢?」
 
「我不想連累她——我失去了事業,失去了活動能力,可能將會失去經濟能力,覺得自己沒有將來,可稱為一無所有或一文不值,連自己能不能重新站起來也無法保證。」這種困局,於飽歷風霜的人都抉擇無從,何況年僅22的他倆。
 
「當時她說:『我們能行多遠真的不知,我都不可保證一定跟你結婚,這是很傻的commitment。』但她承諾:無論怎樣,都會作為伴侶陪我撐下去,直到我重新站起來。之後能走多遠,就見步行步。」這個承諾,足以支撐着Daniel重新振作,還撐下彼此的人生,造就出幸福的婚姻。

 


難逃世俗目光   不肯照鏡
 
重新站起本已不易,要昂首向前,更是長路漫漫。Daniel形容出院後比留院更具挑戰,「要開始從生存跳到生活,又多了人問你何以變成傷殘人士,未來怎樣打算——要計劃未來,就變得相當困難。」
 
住院時,同病房的都是傷殘人士,醫生護士也會體諒明白,但出院後就要開始接受世俗目光,「弄傷了腿嗎?你一定是前生做了甚麼,今生有報應。」Daniel曾不停否定自己,自我形象很差,「有段時期我甚至不照鏡,也不像現在蠟好髮型,而是抓撥兩下便外出,因為不想承認鏡中人是自己。」那個浮腫、「甩皮甩骨」的他,和原本朝氣風發的自己相距甚遠。

 

 

屋邨仔愛發港隊夢

受傷前,Daniel一直有參加業餘羽毛球賽,「在屋邨長大的小朋友特別愛造夢。」學生時期已是羽毛球「發燒友」,每週打足6天,拿過學界比賽冠軍,經常幻想自己將來成為香港代表;可惜起步太遲,追不上水平,投身社會後只打業餘賽。豈料車禍後,導他走出意外陰霾的正是羽毛球,更重燃他的港隊夢!
 
「住院時有殘疾羽毛球代表隊成員來探病,已經一臉『咦!好像見到寶藏,這個有機會』。當時很強的訊息走進我腦海:就算要坐輪椅,依然可以做運動。」後來,隊友邀請他出席運動頒獎禮,Daniel就在那裏遇上伯樂——港隊殘疾羽毛球教練曾昭邦,使他重拾球拍,也重拾信念。

 

 
最輕金牌 最重份量
 
「那次車禍是『撞對了』,撞完人生更美好!」Daniel重新打羽毛球後,成績越打越好,逐步找回自信;亦開始找工作、並成家立室。連同東京殘奧,他已經披上港隊戰衣征戰國際賽事299次,拿過63面獎牌。 但他仍沒忘記成為傷殘人士後,拿到的第一面本地賽金牌。
 
「那一塊金牌告訴我:在公平的場地、工具和規則下,我是香港冠軍。那塊金牌重量很輕,但對我的影響很深:我在這個賽場上找回自己的價值。」因為這面金牌,Daniel開始投放更多資源和時間,推動香港輪椅羽毛球這運動項目,更立志成為第一位代表香港的國際輪椅羽毛球選手。
 
「起碼有一件事不會放棄你,就是羽毛球——只要你不放棄自己。」

 

 

 

披上港隊戰衣的使命

「似乎全香港只有我質疑自己,應不應打到巴黎奧運?」36歲的Daniel既是頂尖運動員,但也稱得上是老將。疫情期間,Daniel到外地集訓和比賽都要隔離,令他犧牲不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,還要計劃將來生活,這驅使他萌生過退役的念頭。最終在返港後一個月,他在社交媒體宣佈了自己的路向:
 
 


 
 
 
「決定咗,打多三年!巴黎,會係我嘅終點。」


 
「這個夏天真的很感動我!這麼多香港人的支持和注目,令我覺得運動員這份職業或使命,應該堅持多一會。」自從2009年第一次穿起港隊球衣作賽,Daniel就自覺,除了要爭取好成績,還有責任發揚輪椅羽毛球,以至其他殘疾運動。拿着殘奧銅牌,有更多話語權,可以為其他殘疾人士做得更多,爭取更多!但他坦言,發展殘疾運動的障礙,比健全運動「多一倍」。
 
「殘疾人士運動無論做得有多出色,始終還是少數,很多東西是自己『揼石仔揼出來』。」據政府統計處在2013年的調查,香港約有58萬名殘疾人士,佔全港人口約8%,殘疾人士參與運動的比率,比健全人士還要低。儘管如此,靠輪椅羽毛球走出低潮的Daniel,相信體育的價值,他希望每位殘疾人士都能參與一項運動,從而「抬起頭做人」。

 


承先啟後 為社會增值
 
Daniel希望在這3年,能做到「無悔」:除了希望更換「殘奧獎牌的顏色」,也希望享受最後3年的運動員生涯和找到接班人,還要致力爭取改善殘疾運動員的待遇。
 
「有人說我很蠢,餘下三年運動員生涯,即使爭取到更好待遇,我已退役了,錢不會到我袋。」Daniel自2009年接觸輪椅羽毛球,初期只能在工餘時間訓練。及至2017年末,政府試行全職制度,他即毅然辭去高薪厚職,全職投入訓練,終於在大半年後的亞殘運與隊友合共奪得4面獎牌,確立了殘疾羽毛球的精英項目資格。

 

儘管要與健全運動員「同工同酬」仍很遙遠,但Daniel沒抱怨太多,反而感謝前人的努力,才建立殘疾運動員今日的保障:「我們有今日的全職制度,全憑張偉良、蘇樺偉等前人多年前,一面一面殘奧獎牌的成績換來。既然我是承他們的後蔭,那我應該幫助下一代爭取更好保障。」Daniel認為為同路人謀取的福祉,應該隨時代增值下去。

 

 

 


黑暗中堅持 終看到曙光

 

「我由坐輪椅到學行架,到兩支拐杖,到不用拐杖,我用了十年時間!」當天不敢照鏡的Daniel,今天躊躇滿志的說着自己的故事,以鼓勵其他殘疾人士走出低谷。

 


「每一個殘疾運動員去到讓大家認識的階段時,已經是一個『完成版』,可以走出陰霾和病患。我們不是一出生或一發生意外就有人欣賞和讚美。在患病或遇意外時,我們都面對很多黑暗時刻。但當你願意堅持和努力,付出耐性去做一件事,終有一天你會見到光和希望,然後會有同行者幫助你、陪伴你,當有成就便開始有人欣賞你。」

 

「我們要將這些追夢故事傳遞給其他人,將這些訊息增值,希望每個同路人都可以抬起頭,走出社會生活,這是我的心願。」這個樂於回饋社會,積極鼓勵同路人的陳浩源,比起一切獎牌和功名,更能讓「神奇媽媽」和愛妻引以為榮。這條路,就是他未來繼續征討的未竟之路。

 

 

 

給13年前自己的一封信

 

 

採訪、撰文:蕭愷智、梁劍紅
編審:梁劍紅、Avy Ip
攝影:Sea.Pho.Yea、Ken Mok
 
影片製作:Lifewire、Ken Mok、Sea.Pho.Yea
生活照由受訪者提供

View Comment (0)
You must be a logged in contributor to comment.